在饰品订单洽谈中,客户口中的“长期合作”“量大返单”“全款快结”常成为饰品厂接单的重要诱因。然而,将口头承诺当作经营依据,忽视风险把控,往往会让饰品厂陷入货款拖欠、产能浪费的被动境地,“承诺”变“陷阱”的案例在行业内屡见不鲜。
轻信承诺易踩中“订单执行”的坑。某合金饰品厂接到一笔外贸订单,客户口头承诺“确认样品后预付50%货款”,工厂便投入10万元采购专用合金材料并开模生产。岂料样品确认后,客户以“总部审批延迟”为由拖延付款,后续更是失联,工厂积压的材料与半成品直接沦为废资,损失超15万元。更有客户以“后续加单10万件”为诱饵,要求工厂先让利生产首批订单,待工厂完成后却以“市场反馈不佳”为由取消后续合作,让饰品厂因前期让利陷入利润亏损。
对“账期与售后”的承诺轻信,更会引发资金链危机。部分客户承诺“收货后30天付款”,但合同未明确约定逾期责任,饰品厂交货后却遭遇无限期拖欠——某银饰厂曾被一家电商客户拖欠货款80万元,对方以“平台回款慢”为由持续推诿,导致工厂无力支付原材料货款,生产线险些停摆。还有客户口头承诺“质量问题包退换”,却在收货后以“工艺不符预期”为由要求大幅降价,饰品厂若拒绝,客户便拒付尾款,陷入“要么让利要么收不到钱”的两难。
饰品厂的经营,不能依赖客户的“口头保证”。唯有将所有承诺转化为合同条款,明确付款节点、违约责任、质量标准等核心内容,同时提前核查客户信誉与履约能力,才能避免被“空头承诺”拖累,守住经营的安全线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