在迈来饰品厂的生产车间里,“绝不放过一件不良品”是刻在每个环节的铁律——从原材料筛选到成品出厂,没有“差不多”的妥协,只有“零容忍”的坚守,用层层严苛的把控,将每一件可能存在瑕疵的产品拦截在源头,让品质成为不可动摇的底线。
原材料入场时,不良品已被拒之门外。金属线材到货后,质检团队会随机抽取样品进行弯折测试:将线材反复弯折100次,若出现裂纹或断裂,整批材料直接退回;珍珠、宝石等配件,需经过人工与仪器的双重筛选,人工用强光照射检查内部杂质,仪器精准测量尺寸误差,哪怕一颗珍珠光泽度略逊、一颗水钻边缘有0.1毫米的毛边,也会被单独挑出,标记为“待处理”,绝不流入生产环节。去年一批合金底座因镀层均匀度不达标,虽不影响使用,迈来饰品厂仍果断销毁了500余个底座,坚决不让“勉强合格”的材料成为品质隐患。
生产过程中,每道工序都是不良品的“拦截关卡”。焊接工序旁,质检员手持20倍放大镜,逐件检查焊点:若发现一丝焊痕残留、一处接口缝隙,立即贴上红色标签,送入返工区;珐琅上色后,专用检测灯照射下,任何一处颜色不均、一个微小气泡都无所遁形,这些被标记的“问题件”会由工艺师重新打磨上色,若二次处理仍不达标,则直接报废。迈来饰品厂还实行“工序追责制”,每个产品都带有专属编号,可追溯到具体工序与操作人员,倒逼每一位员工把好手中的质量关,去年因焊接瑕疵被拦截的30余件耳钉,经返工后全部达标,未让一件流入下道工序。
成品出厂前,更有“终极筛查”杜绝不良品漏网。所有成品先经AI视觉检测系统扫描,1秒内识别表面划痕、凹陷等外观瑕疵;再由人工进行功能性测试:项链搭扣反复开合50次,测试弹力与顺畅度;耳钉耳针旋转检查牢固性;镶嵌类饰品模拟轻微碰撞,确保宝石不松动。去年某批次手链在终检时,发现3条手链的链节衔接略紧,虽不影响佩戴,迈来饰品厂仍决定将整批200条手链重新调试,直到所有产品100%符合标准才安排发货。